玉石圈大多玩玉者是溫文爾雅,溫潤謙謙,行事作風大多中庸柔和不見鋒刃,其實老手往往藏得深,只是你沒見到而已,畢竟生活中并非處處戰場。
這群玩玉老手,不僅實力堅強,而且本身“夠狠”——眼疾耳明手快,狠得下心,出手夠猛,收手亦果斷,玩玉玩的雷厲風行,毫不拖泥帶水。他們被稱之為“玉鷹”(玩玉精英)。
?出價狠
讓很多玩家糾結的一般都是價格,尤其是精品貨。即看中了料子,還有雕工,但是價格覺得過不去,這個時候往往是玉料本身沒問題,也說明東西在自己心中已經足夠好了,此時尤其是高端的東西精品的東西,只要價格并不是高到脫軌離譜,一般水分都不會太大,寰轉空間有限了。精品籽料原石走的是市場通貨,市場潛力不容多說,若是遇到心儀的尖貨,玉鷹們會毫不手軟果斷出價,斷不會為了雙方間的那個“拉鋸價”而抬杠放棄,因為精品從不缺市場...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,一分錢一分貨,這個理在高端籽料市場很通用。
?入手狠,斷更狠
玉鷹們并非個個都是財力兇猛者,誰的錢不是浪打來的,有錢也不能丟水里啊。
相反,他們玩玉更懂得“斷舍離”。
自己喜歡的,價格能承受的,果斷入手,毫不心軟。
但可有可無,或價格不能承受的,也不糾結,直接放棄。這就叫“狠心斷,狠心入”。
寧要精品一粒,不要垃圾一堆,是他們的一貫原則。
但玩玉的路上,誰都腦子熱吃過藥,犯過渾,入手一些垃圾的東西很正常;只不過很多人打算先隨便入一些只能稱之為“玉石”的東西來過把玉癮,結果,時間久了,家里堆了一籮筐的“雞料肋”,玩之無味,棄之可惜。若買到假的,那就更坑了。
若你打算長期玩玉藏玉,而且對和田玉對籽料是真感興趣,那么以上方法真的建議立刻舍棄。
玉跟字畫一樣,假的太多了,水很深,唯有真正上手觸摸,品鑒過真東西,好東西了,方能學習與長進,你會發現,假的永遠都是假的。
老手都知道,將這些看似買垃圾料的閑錢小錢積攢起來,久了也是一筆大數字,不如入一塊小精品,一次次的小錢進去買到的都是“將就”,到最后你還是不喜歡,不過是暫時填補了內心對玉石的渴求自欺欺人罷了,完了拿市場上還不值錢......
真的是這樣,越精品,越經典。垃圾料卻會有更多。
?耳朵要狠
——吸收對自己有用的信息,過濾掉沒用的、垃圾信息。這關系到每個玩玉人的圈子水平了——財力,眼光,經驗等等。
多少玩玉人進了這一行兩三年就到處稱高手免費鑒定免費估價,為的就是吸粉吸睛,最后的結構當然是吸金,沒一點底線。
和田玉跟字畫文玩古董是一個范疇類的,并不能做切割來制定具體詳細的價格計量標準,即使按照玉質來分,也是一塊料一個價,因為玉質上的分類與差異實在是太大,比如白度細度相同的料子,熟度與潤度又不一樣,反之,熟度潤度一樣了,但其上瑕疵輕重又大不一樣...所以動不動就給人估價的大多屬無稽之談。
玩玉要多交流,虛心學習,吸取精華,耳根子一定要硬要狠,要學會過濾,這就需要我們結交比較高質量的圈子與玉友,扔掉垃圾圈子與低質量群。那些玩玉多年,本身又德高望重的人,是值得我們尊重并學以致用的對象。
?眼光要狠
說了這么多,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“眼光”二字。
玩玉人的眼光一定要夠犀利夠狠夠毒,所謂一眼假一眼真,大開門的,明料暗料...的本事,都需要到一定的階段方可練就。
玉質差一分,價格十萬里,這不夸張,看似一樣的東西,卻是精品與普品的差別,所謂外行看熱鬧,都叫羊脂玉,看起來都一樣白,籽料的價格卻是俄料的多少倍?
孤品也不等于極品,稀罕的東西少見也為人少有,本身難得,但并不代表就是極品,孤品強調的是少,極品強調的是精,這是區別。
眼光狠,不如說是眼光長遠,心態大氣。玩玉,卻不將心思,眼光盡然放在玉石本身之上,而是跟進市場走向,對市場至少要有宏觀上的把握,跟進經濟時政熱點,熱愛生活,熱愛傳統文化,精習文化精髓與價值,玩玉,對他們而言,是一項長遠投資與生活玩趣,絕不是短時間內的投機取巧,自以為是。
在這個圈子,有的人玩玉總是如魚得水,有的人卻總摸不著門道,被稱為“玉鷹”們的人把玉玩的飛起,雷厲風行的背后,其實是他們對便宜料的克制,對市場的冷靜,對存疑料的謹慎,對大開門的果斷,對垃圾料的舍棄...以及對自我的信任與肯定,并非是旁人嘴里的酸:他們錢多嘛,當然買得了好東西。
錢多當然有更大幾率買到好玉,但被騙的幾率是不是也更大?
玩玉夠狠的人,背后是不折不扣的大氣。
自信者,從來強大。